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王七将大锁和契书交给他们,笑道:“若是想选开铺的良辰吉日,您二位可去东街长桥下有个叫杜瞎子的摊子上算上一卦。”
兄弟二人连忙道谢。
不过离了庄宅牙行,兄弟俩就直奔木匠行,谁也没有提去那杜瞎子那儿算卦。
魏承到现在还记得当年有位老先生说,他家罐罐无论做什么事情,这东西南北任他行,时时是良辰,日日是吉日。
没过一会儿,魏家兄弟就从木匠走了出来,魏承手中还拎着一块木牌匾。
“一块木牌匾只需要二百文,若是请人开光题字便是二两银。”
魏渝笑眯眯道:“哥哥的字可不比那些人差,咱们该省省,该花花,我和哥哥不发财还有谁发财?”
魏承笑道:“说得在理儿。”
他们回到铺子时,云天云风已经将木架柜台擦拭的干干净净,眼下兄弟俩正拿着不知打哪得来的窗花往窗上贴。
“大东家,小东家!”
云风捧着喜庆的窗花道:“这是隔壁娘子送的窗花,听说他们也是这两日开铺子。”
“哦?这样巧?”魏渝来了点兴趣:“是什么铺子?”
云风笑道:“糕点行!”
“糕点行?”
魏渝眼睛一亮,揽住兄长的手道:“哥哥,我魏罐罐可真是有口福啊!”
还有什么比糕点铺子就开在自个儿眼前更幸福的事情吗?
魏承也笑着摸罐罐脑瓜:“这可真是应了你的喜好。”
.
无声无息之间,福东长街左数第六间铺子挂上了红绸子遮盖的牌匾。
两日后,一大清早就听到震耳欲聋的炮竹声响。
众人好奇走近,便见着那火红绢花扯下,露出极铿锵俊逸的六个大墨字“魏家山货商行。”
第122章
魏家山货商行铺外的炮竹声引来不少看热闹的过路人,门口泛黄招幌旗上写着几个墨色大字“售活公羊、银鼠皮、母蛙干、黑熊皮、熊掌、熊胆……量紧质美,先到先得。”
下方还有一行小字:本铺只囤买,不单卖,可预百种山货,价格实惠,品质优良。
这商行在福东街有些年头了,前两月还是布行,眼下便又新换了新东家,只见那门脸宽阔,贴着喜花的两扇木窗大开,但凡路过此地的人都能将里头的人和货看得一清二楚。
掌柜台后头端坐个圆眼清俊的少年,身后货架上摆着一应山货,有个小童正满面笑意立在门边招呼客人。
这一大清早铺子进来不少人,不过有些人见着铺子主卖山货皮子脚步都没停,绕开铺子就往旁处去了;还有人进去询价一番,见着都是自个儿买不起的玩意儿只好遗憾离去;倒是还有一种人,没什么自知之明,只想着占便宜。
“这些人没见着买东西,怎么兴冲冲拿了糙纸往外跑?”
“拿糙纸?这是为何?”
“这卖的倒是稀罕玩意儿,不过咱们可买不起,我一个给人算账的,一个月月钱可只有三百来文,哪里买得起这些玩意儿。”
“这新铺开张,咱们没银子也进去瞧瞧,看看能不能讨到什么彩头。”
打着讨彩头占便宜的俩人一进去,云风立马迎上来:“客官里头请,咱们铺子全是实打实、一等一的好山货,想要什么和小的说,小的这就给您备着去。”这话他说得有些快,头一遭跟着两位东家开铺子做伙计,饶是私下里背了许多好听话,真顶上来还是有些紧张。
“你们掌柜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