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沈莳点开了第六个视频。
9月2日,午夜一点二十五分。
吴景澜从废弃大宅的正门出去,往左一转,自大宅东侧绕到了后院。
那儿有他的两个目标鬼魂,还有他一直很想去看一看的三小姐身亡的密室。
虽然郦员外给自家建了幢在当时看来很时髦很洋气的维多利亚风格的大宅,但他骨子里还是个传统观念很强的老派商人,尤其讲究诸如宗族传承、祖先护佑之类的信仰。
因此他在建房伊始便请了高人来相勘风水,在后院的东北角建了一幢小楼,做祠堂之用。
吴景澜想象过那祠堂究竟长什么样子,可当他看到实物时,还是被这中西合璧的风格给小小的震撼了一下。
这幢小楼与荒废的宅院一起经历了近百年的风吹雨打,乏人修葺打理,但保存得依然很完整。
它占地面积不大,只有一层,斜度偏大的三角屋顶比一般的中式建筑物要高,原本的白墙早已斑驳,若从外观看,它更容易让人联想到西式的教堂,可它偏偏装了中式门窗,朝南的宅门前甚至搁了一方三足铜鼎。
——这便是当年郦夫人的停灵处,也是三小姐遭人分尸后的遗骸出现的所在地。
祠堂的正门是开着的,但吴景澜没有急着进去,而是先绕着这座建筑物转了一圈,边走边计算步伐。
这座建筑物四边等长,换而言之,它是个正方形的建筑,每条边的长度约莫六米左右。
它的正门开在南面,是中式的对开门,左右门板上各有一个锁槽,拴上铜锁就能牢牢将门锁住。
吴景澜试着推了推。
没有地缚灵的怨念加持,此处已随着大宅荒废,合页锈死了,门板也很重,吴景澜根本推不动。
而祠堂的东西两面墙上各有一扇窗。
窗户的尺寸倒是蛮大的,足以容一个成年人钻过去。
但或许是为了安全起见,两扇窗户都密密地镶嵌了一排铁栏杆,栏杆的间隔不足巴掌宽,在窗扉已腐朽脱落的情况下,看起来有点像是监狱窗户的护栏。
祠堂东侧大约十步之外,有另一幢小楼。
它像是祠堂的配室,建筑风格明显粗糙许多,屋顶也矮。
此时它几乎被百年来无人清理的杂草和枯木吞噬,从吴景澜现在的角度,只能看到它的一个屋角,下面还吊着一盏摇摇曳曳的白灯笼。
——那儿有吴景澜要找的一个鬼魂。
他决定在检查过密室之后就去那边看看。
查看完祠堂的外部结构,他从南侧的正门进入了这幢小楼。
祠堂的内部一片漆黑,连一路上经常碰到的、不知是谁点燃的白蜡烛都没有一根。
光用手电筒不够,吴景澜拿出他准备好的冷光灯,按亮之后,放到了建筑物的正中央。
固定光源立刻将屋子整个儿都照得亮堂了起来。
祠堂的内部结构与外形相符,是一个大约三十平方米出头的正方形房间,除了正门之外,只有两扇相对的窗户,窗户上还镶嵌了结实的铁栏杆,吴景澜一根一根地检查过,嵌得很牢固,也没有被切断了再续上的痕迹。
大约是出了三小姐被分尸的意外,祠堂原本的布置都撤下了,此时整个屋子几乎空空如也,唯有东北角处放了一口小小的棺材。
吴景澜掏出手电,慢慢地走到棺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