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看告示上言,至尊颁布的除贱为良,绝对是为国家百姓的壮大之举,但地方豪强大族不会乖乖就范,唯一担心的就是发生事与愿违的事情。”
也有文人相对保守,认为除豪强不能过激,可先效仿开元初年的检户扩田运动。
三方各执一词,都有自己的理由。
“至尊心怀天下,连华清宫和大明宫的关闭,解散其中宫女宦官。我等无功名加身,还是不要操这份心了。”
明月酒肆中一名拿着大唐月报的文人说道,打断众文人的争论。
“不错,至尊一向倡导公平公正,所以科举才有誊录制度、糊名制度诞生。人人都知晓土地兼并严重,不加以制止,必会出现不可挽回的局面。”
又一名文人说道。
现圣令已下,覆水难收。他们这些文人士子要准备科举,而非去争论无法改变的事情。
早在天宝六载的时候,文人就知道李瑄提倡的是公正,秉持的是仁德。
同时,李瑄眼中不容沙子,对罪证确凿的官吏,一向不留情面。
可以说,只要不犯罪,如一些老臣一样明里暗里骂李瑄,李瑄都不会怎么样。
一旦犯罪,李瑄必重拳出击。
第421章初扫关中,触目惊心的结果
如明月酒肆这种争论在长安各处都有发生。
除贱为良,从良知上讲,绝对是正确的改革。
但总有人的利益产生于其中。
土地失衡的重要性,谁会不清楚呢?
理论上讲,随着人口激增,天下田亩应该越来越多。
现天下田亩减半,或成籍外之田,或被豪强大族虚报私匿。
在除贱为良运动展开之前,李瑄已经对宗室进行打击。
勘察皇庄,还田于民。
皇帝对此宗室尚且严格,况且是豪强大族。
以身作则,万民拥戴。
在强权政治下,反对的声音,迟早都会淹没。
关乎历史进步的决策,他一个人就够了。
华夏历三四五四年,乾元元载的科举,在八月开始,陆续进行。
今年是丁巳年,最重要的丁巳科,将于九月一日举行。
于六月十日,李瑄令礼部侍郎韦见素出丁巳科的试卷,主题为除贱为良。
除贱为良是长久形态,不是一朝一夕。
通过科举挑选出能干之吏,任地方县令,继续为除贱为良保驾护航。
在除贱为良中,会落马的县令不在少数。
新的血液将补入地方。
郡县治,则天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