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由于华夏气候原因,从关中平原,到河洛盆地,再到齐鲁大地这一条线上,非常适合生长苹果。
经过选培的苹果,又大又脆又甜。
然而,现在国内的苹果十分劣质。
实际上在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就带回原产于中亚的苹果,但这种苹果比野果还糟糕,又小又色,没有一丝甜度。
甚至人们没有兴趣去选培。
早就被人们踢到路边,跟没有一般。
但李瑄知道,来自于欧洲的苹果,有培育价值,且古希腊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种植苹果。
罗马人也一直有培育苹果的传统,所以能从罗马帝国带来的苹果,一定可以大范围推广。
若干年后,绝对可以挑战华夏土生土长的桃、李、梨、杏这四大水果的地位。
而苹果也是丰富百姓营养的一部分。
“西域之花,开在华夏,更是我们友谊的见证;若使君再度光临,一定可以吃到家乡的蔬菜和水果,已为使君摆下酒宴,请入花萼相辉楼内。”
龙颜大悦的李瑄让禁军好好将这些农作物、花卉的种子收起。
即便大唐已有,也要种植出来,比对质量。
东西交流中,水果农作物的传递,也是其重要一部分。
原产地不一定比培育地更适合其生长。
阿波加斯眼中疑惑,看李瑄的神态,似乎认识这些农作物和花卉,又不做表示。
他只能归咎于大唐皇帝的深不可测。
罗马帝国使团中,除了阿波加斯这位大使,还有十几名官吏、贵族,一同赴宴。
另外的随从者被安排到别处,酒肉招待。
李隆基精心打造的花萼相辉楼,除了外表壮丽外,其内部可以用富丽堂皇去形容。
一楼大堂铺设着光滑的青石,四周除了金银玉器外,还挂有吴道子、王维、阎立本等人的字画。
本来花萼相辉楼的过道是铺有丝绸锦茵,且每日一换,不染尘埃。
但李瑄杜绝这种铺张浪费的想法。
即便李隆基在花萼相辉楼游玩,也不会存在,这使他颇为不满,以为李瑄故意针对他。
阿波加斯等一众罗马帝国官吏边走边看,小心翼翼。
其内比其外更加震撼。
花萼相辉楼二楼的宴会厅更是奢华无比,可容纳上千人同时饮酒作乐。厅内摆放着精美的矮桌和柜子,皆以珍贵木材打造,雕刻着繁复的花纹,来自五湖四海的精美瓷器,彰显着皇家的尊贵。
李瑄让文武百官自娱自乐,就当是奉公饮酒,欣赏歌舞。
平时外国使节是不可能有这种待遇的。
但李瑄想利用君老五,以方便将来可以少废一些力气,解决大食这个心腹大患。
死灰还会复燃,他担心不去管大食帝国,将来他还会再度崛起,吞并波斯,东进河中,乃至翻过葱领到达安西。
相比于大食的兵马,他们的宗教进入大唐境内,更为难缠。
只要给大唐时间,中亚就能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