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琴台和坐席也摆在沉香亭前。
李瑄放下琴后跪坐。
凡能看到李瑄,目光皆被李瑄吸引。
一袭紫色圆领长袍的李瑄,少年英俊,以独特的气质,坐在灯光和月辉交织的地方。
人们觉得他是大才子,没人敢想相信李瑄能跃马持槊,横扫万夫。
李隆基期待李瑄指下的音符,更期待李瑄能做出让他心怡的词。
他需要这样的“知音”。
杨玉环更别说,妩媚又清正的眼眸凝视李瑄,静静等待。
“噔……噔……”
李瑄轻舒一口气后,缓缓抚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起初的声音,淅淅沥沥,像是细小的雨一样,无比的轻柔与细腻。
周围的人好似刚一接触曲调,就被拉入不同的意境之中。
那时一种清静悠远的感觉。
他们第一时间,脑海中想得是天空中的圆月,还有一种思愁情绪。
或许李瑄的琴技不算高超。
但李瑄的曲子,有些绝世,让人情不自禁地代入……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李瑄继续深入自抚,低缓悠远,飘渺入无。
很快,李瑄就觉得自己陷入悦己的状态中。
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泛起远古之思。
泛音则如天籁之音,有一种飞仙之感,在天上,在月中,在云间……
按音更为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绵细悠长。
李瑄像是在用伏羲琴追逐仙……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泛音象天,散音象地,按音象人,天地人三籁交错,让人心中五味陈杂。
琴音变得急促和有力,也代表李瑄的心境。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终却是一种介于欢喜和伤感之间的状态,如泣如诉,每一个音符,都让人久久回味……
杨玉环看着李瑄的弹奏,不自觉将手放在胸前,她眼中也有盈盈水光。
李瑄在弹奏琴弦,而她的心弦,早就被李瑄拨动。
她的意识仿佛回到咸阳原的夜晚,在猛虎飞扑而来的时候,李瑄健壮的身躯挡在她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