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61章(第1页)

而了解李瑄的人都知道,李瑄从不会硬刚圣人,说一些不符合圣人心意的话。

这些是李瑄多有被诟病的地方,有人称李瑄和李林甫一样“媚上”。

也有人知道李瑄“曲中求算”,是真正的智者。

看似是一场简单的欢迎宴,一次攀谈,却加重李瑄的入相之势。

以前大臣们总觉得李瑄年龄是硬伤。

当功绩圆满后,许多人发现自己会下意识忽略李瑄的年龄。

李林甫在整个宴会上,心事重重。

他与李瑄的下属南霁云、哥舒翰等人饮酒的时候,这些人都只是逢场作戏,寒暄几句。

四镇的将领,都知道李瑄和李林甫不对付,现李瑄是四镇节度使,于情于理,都不能与李林甫走得太近。

李林甫知道,李瑄拜相恐怕难以阻止,就看李隆基什么时候下达诏书,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

他真正的敌人就要来了,以前李瑄在边塞时,就一直让他狼狈。

等成为宰相,一定会想方设法挤兑他。

他再也无法像天宝三载以前一样把持朝政。

大势从他身边流走,玩弄权术的时候感觉力不从心。

另一个无比担心的人是裴宽。

自天宝元年以来,中书省的长吏中书令被改为右相,门下省的长吏侍中被改为左相。

李隆基再也没有任第三宰相的念想。似乎在李隆基心中,右相与左相商议国事就已足够。

裴宽虽然是正派,但宰相的位置他还没干多久。

而花萼相辉楼二楼的角落里,尺带珠丹、象雄王、吐谷浑小王等人,小腿都坐麻了。

他们只希望宴会早点结束,此时已经是下午。

一众人各怀心思,而宴会也终于落幕。

离席的时候,李瑄还和李隆基坐在一起。

若非李瑄刚从陇右回来,他定邀请李瑄到兴庆宫顽耍。

在监礼官宣布宴散以后,众臣使节行礼,李隆基从幕后离开。

尺带珠丹这才如释重负,他们在禁军的“护卫”下,前往为他们准备的院落。

又有不少大臣靠上来,向李瑄行礼。

或许他们就要见证历史。

李瑄在回礼的时候,已经在想这些大臣的身份,出身。

什么样的人,才能在将来追随他,有着志同道合的政治理念呢?

落魄的士族,寒窗苦读的平民进士。

像张九龄那样,一介寒衣,依靠自己考取功名,或者有抱负的人不在少数。

门荫入仕的权贵,太容易得到地位,多有纸醉金迷。

他们沉醉在欢乐中,不可自拔。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