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41章(第1页)

这段时间,他想坐山观虎斗,对待李瑄的事情上,不再主动出击,以静制动,方为上策。

李林甫已经到顶峰锐气,几年时间被李瑄消磨得一干二净。

吃一堑,长一智。

他吃了好几堑,才反应过来。

李林甫恨李瑄恨得咬牙切齿的时候,心底也对李瑄产生一种敬佩。

如以前的张九龄,他都不屑一顾,认为张九龄只是沽名卖直,用来钓取名声。

如果不是文坛领袖的身份,张九龄必无法拜相。

而李瑄屡克他算计,且使他多次一败涂地。

李瑄那彪炳的武功,让李林甫看到太公尚父庙内名将的风采。

甚至李瑄每一首诗,李林甫都会第一时间诵读,也不知道是太恨李瑄,还是怎么回事。

李瑄的诗,一字一句,他记得一清二楚。

天下大诗人那么多,只有两个人的诗他全部会背,一个是李隆基,另一个李瑄。

而王维、李白、王昌龄等大诗人写诗数以百计,李林甫只记得他们的名篇。

他已无数次叹息,李适之能有李瑄这样的好儿子。

李岫知道李林甫心情不好,他出门将李林甫接入府邸。

“大郎不必如此,圣人封天水王,我在朝堂上击笏,私下怎能不高兴呢!”

李林甫向李岫说道,强颜欢笑。

他见李岫如此,心中还是很欣慰的,这么多儿子,也只有李岫能得他心意。

不是他儿子不够优秀,只是李瑄太邪门。

等时机成熟,他儿子也有宰相之才。

不过想到今后的处境,李林甫暗叹一声:“大郎,与我去嘉猷观祈福吧!”

他知自己是逃避,像是逃避一切烦恼,在嘉猷观中清净。

有时候李林甫也向往生道合一,追逐长生不死的境界。

在清净之地,心平气和的时候,李林甫想过如果能保全后代,他宁愿卸下重担,归隐山林。

几年时间,他日渐衰老,心力憔悴,权势逐渐被剥夺,让他这个曾经不信道,只信自己的人,面向道祖。

然李林甫知道,这只是他一厢情愿。先不说李瑄的虎视眈眈,太子继位是他永远无法绕过去的槛。

“拜见伯父……”

李林甫到嘉猷观的时候,他的表侄女姜月瑶也在这里。

她轻声细语,向李林甫一拜。

由于姜皎的关系,李林甫善待姜氏子女,“弄獐宰相”的笑话就是从姜氏而来。

也因如此,姜氏子女对李林甫很感激。

“月瑶来了。”

李林甫看见现已是亭亭玉立,花容月貌的姜月瑶,露出一丝笑容。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