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杨慎矜相信李瑄的话。
他认定李瑄的在他的府中有细作,甚至会是他最亲近的小妾。
否则不可能知道的这么清楚。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杨慎矜只能充当“变节之臣”,对李林甫反戈一击。
“带我去见王将军!”
李瑄这才起身。
杨慎矜在身后随时,指引李瑄。
御史台的官吏看到这一幕,都十分震惊。
之前李瑄杨慎矜一起来的时候为并行,杨慎矜虽谦卑,但总归算正常。
哪像现在,完全是随从一样。
要知道,杨慎矜和右相是同一派系,理应对李瑄敬而不畏。
如此情景,御史台的官吏和一些刀笔小吏,皆对李瑄产生一种畏惧之心,认为李瑄的手段比传说中的更可怕。
一刻钟后,他们来到关押王忠嗣的台院监牢处。
不久前,王忠嗣还是堂堂边帅,手握十几万大军。
世事无常,现在不仅沦落为阶下囚,还要遭受小吏的欺凌。
御史台的监牢门口,殿中侍御史卢铉和刑部、大理寺的官吏正带着属吏等待李瑄到来。
卢铉作为李林甫资格较老的爪牙,被李林甫指定为御史台的审讯之人。
“拜见大夫!”
众官吏一起向李瑄拜道。
“免礼!”
李瑄抬手后,向殿中侍御史卢铉笑道:“三年前我听卢御史说过,小麋鹿鸣叫于林,以至于母鹿被猛虎捕杀。三年前我只是白身,而足下为殿中侍御史。今我为御史台大夫,足下还是殿中侍御史。足下说得话,我不太明白,能为我解释一下吗?”
三年多前,曲江柳岸。那时贺知章在世,与李白畅游曲江,遭到李林甫的儿子李屿索要诗歌。
当初的卢铉不可一世,仗着李林甫撑腰乱咬人。还看不起一介白身的李瑄,使李瑄用“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讽刺。
短短三年,李瑄不仅成为闻名天下的英雄,还成为卢铉的上司。
与其说造化弄人,不如说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
卢铉被李瑄一句说得面色难堪,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以依附李林甫而得名,只要李林甫一声令下,不论对方官职多大,他都会悍然发动攻击。
他知道李林甫会保他。
但眼前的人是李瑄,是他的靠山都棘手的人。
如果不敬,李瑄可以直接以“不敬上官”为由免去。
杨慎矜和周围的官吏,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李瑄的《咏柳》大名鼎鼎,是李瑄诗篇中罕见的讽刺诗,在长安流传度很高。
讽刺的对象卢铉,也在文人中声名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