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47章(第1页)

这意味着李隆基要重惩王忠嗣。

一入长安,身不由己。

最终,王忠嗣被押往御史台的牢房之中。

李隆基根本就没见王忠嗣,他免去王忠嗣所有的职事官、散官、差遣官,下令刑部、大理寺、御史台,进行三司推事,由李林甫和裴宽两名宰相监督审理。

务必要将真相查明。

御史台和大理寺官吏,先来到东宫太子府,查探关于死亡奴仆的信息。

太子府果然失踪一名奴仆。

但经过调查,从奴仆离开,到奴仆死亡,整整两个月时间。

按照太子府的说辞,那奴仆因犯错,被鞭子抽了二十下。

等伤好的时候,出门采购货物,然后消失不见。

丢失一个奴仆,太子府没有放在心上。

因为李亨不想多事,只是一个奴仆而已。低调行事的李亨,不愿看见满城风雨。

太子也终于知道他被禁足的原因。

原来他的那名奴仆跑去太原了。

一个奴仆,如果没有人帮助,跑去太原谈何容易?

一定是李林甫这老贼栽赃陷害他。

但三司也有理由怀疑是太子让那奴仆通关去太原。

杨慎矜遂揪住这一点,让王忠嗣说太子奴仆到底跟他说了什么。

但王忠嗣表明自己并不认识那奴仆,矢口否认自己有异心。

他请大理寺卿李道遂禀告圣人,让监军求证,可以在军中尽查。

王忠嗣拒不招供,李亨又有一套说辞,似乎无法证明王忠嗣拥护太子的意图。

恰逢监军韩斌向李隆基禀告,军中士兵尽职,王忠嗣赏罚分明,不任人唯亲。

这让李隆基陷入疑虑之中。

不过,军中虽然没有谋反的迹象,但李隆基每每想到太子奴仆出现在太原,就如鲠在喉。

“河东、朔方军中,似无谋反,然王忠嗣威望太高,一呼就会响应。譬如宝刀在鞘,它不显露的那一刻,无人知其锋利!”

李林甫拿着他调查的信息,告知李隆基。

太子府的奴仆,李林甫只能选择对太子府心怀怨恨者。

他派人许以重诺,将太子府奴仆引诱到太原,使其住在河东节度使府衙旁边。

本来此奴仆用的是伪造的“籍牒”。

当奴仆出太原,将其袭杀后,不仅取走其身上的钱财,还取走那伪造的“籍牒”,将太子府奴仆的“籍牒”留下。

看似繁琐,参与这件事情的,只有李林甫的一个探子和一个伪造“籍牒”的小吏。

那伪造“籍牒”的小吏,已经被李林甫杀死。

那探子不久前回长安时,李林甫派人过潼关后将其杀死,尸体已经掩埋。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