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书房门被关上,姚章再和师弟细细说来今日朝会发生的事情。
他没忍住,抽出一张纸,学着陛下今日画的树状图,把今日定下来的官阶品级都一一写上。
姚章写到一半,曹佩提议:「师兄,你朝会一天太辛苦了,不如我来代笔吧!」
抬头他一眼,姚章都懒得搭这个话茬,继续边写边介绍,曹佩只能大喊可惜听他师兄讲完。
以姚章这个最新的御史大夫为例,他的御史府往下分了三块:大理寺丶御史台丶督察所。
大理寺会监督审查刑部的司法,还会定期抽查案子看看刑部是否有判例不公的事;御史台监督朝内百官工作,有不对的直接弹劾上奏;督察所则是人手还在招募中,定期安排督察常年在外巡视地方,有鱼肉百姓的诸侯王丶地方官和当地大族就上奏处理。
刑部管一国司法,可御史府也能监察刑部,督察朝内朝外百官,六部维持一国运转,御史府督促朝野清明。
其他部门也都是如此,职责划分明确。
诸如未来的洛阳学宫祭酒,已经是礼部管教育的最高官员,同时礼部之内,鸿胪寺负责外交,太常寺负责每年规格最高的那些祭祀,光禄寺负责各种活动的后勤准备工作。
更不要提负责官员考核工作的吏部了。
等到官职树状图介绍完,曹佩陷入沉思。半晌之后,他缓缓吐出一口气,「家国泾渭分明……陛下,乃大德之君。」
从前的三公九卿,九卿里四个都是分别掌管皇室生活丶安全丶车马出行的,还有一个官宗室。
而现在的正一品从一品的五公六部,都是只为大晋这个国家负责工作的。
为皇帝本人工作的只剩一个少府长官还是正二品,负责皇帝车马的太仆令已经归入少府掌管,郎中令丶卫尉这两个负责皇宫安全和皇帝安全官职,也归入太尉之下的军事武官体系。
在曹佩眼里,这是君王以身作则,公开向世人宣告,他作为天子,自己的个人生活都被放在大晋这个国家之下。
天子无私事,但他的私事,可以为大晋天下后退一步。
曹佩看着姚章写下的这些文字,目光灼灼,赞叹道:「公也,德也!」
诸国制度都差别不大,公卿大夫们的工作,不少都是转为君主服务。哪怕诸国纷争时期,最贤明的君主,也做不到君王的事情为国事退让,更不要提当今天子继位以来的简朴作风。
但也可以理解他为什么那么省钱了,毕竟他要做的事情很多,以后要养的官更多,不省省是真的养不起。
曹佩想到这里,忽然变了表情,嗤笑一声,「真是便宜学宫那帮子无礼丶无义丶无耻之徒了。」
陛下这个官员等级制度,需要的官员数量几乎说是翻了一倍,现有的朝廷官员能力资历够的自然往上升,如同他师兄一般,其他空缺的可不就由新人顶上。
琅琊学派和鲁氏子弟肉眼可见,基本上一个太史局,一个工部,位置稳妥,左右他们现在的领头人物也和曹佩关系不错,几家祖上没什么深仇大恨,看他们稳定下来,曹佩也就小小眼红一下,不会有太大的情绪波动。
毕竟他们溧阳学派的大人物,他曹佩的师兄姚章,都是五公之一了,监察全国的人物了呢!
但是其他学派,比如祖师爷都拜师他们溧阳学派的奇水学派,这种野蛮学派被陛下选上做官,曹佩真的不爽。
还有那些洛阳学宫里个性狂妄的,嘴比较毒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在曹佩眼里是上不了台面的。
「你着急什么,」姚章拿起纸,欣赏自己的字,虽然不如陛下写的,但也遒劲有力,「陛下圣明,必不会让蝇营狗苟之辈混入朝堂。
没有合适的,陛下宁可找老臣子一人身兼数职,也不会将就。」
看看他的前上司朱平,之前人家还是御史大夫呢,手头事也不少,年纪也不小,不一样被塞了盐务司,忙得脚不沾地。
兼职行为并不会惹百官反感,这代表陛下对官员们的高要求,和对现有臣子们能力信任。
都这么缺人了,陛下都不提拔新人,新人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能力不够,或者为什么能力够了却没让陛下看见。
「你带着周沐他们,在洛阳学宫好好修书。」姚章语重心长嘱咐道。
「什么人,有什么才华,做了多少事情,陛下心中都有数。等到长安建成,空缺的官员也都该补上了……」
洛阳这里发生大的朝政改动,百官们如何改变丶适应,暂且不提,但拿着日历的官员,成功引起那些家中没有在朝官员了的权贵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