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但此刻,她突然觉得,不止这些,还有更有意义的事应该去做,至少,别这些笑容消失。
陈萱清清嗓子,“我要宣布一个消息。”
“您说。”
“咱们涨工钱了,莫师傅以后每月十两银,分红不变,其它人,每月三两银,并用一厘月息,当作奖金。从今天起,每七日休一日,每年可请十日带薪休假,无需任何理由,想休便休。”
陈萱现在只能想到这么多,等以后腾出空来,她必定要完善铺子的福利制度,让跟着她的员工安安心心地跟着她。
屋内,寂静了片刻,一个年轻的伙计,用微弱的声音问了句:“真的?”
“当然是真的。”陈萱斩钉截铁,“对自己人,我从来不说假话。”一个商人的诚信有多重要,她还能不知道?
屋内瞬间响起来欢呼声,陈萱看见比方才更真切的笑容出现在了伙计们脸上,她也不免被感染,跟着笑了。
让陈萱感动的是,他们没有大肆高兴多久,没一会就主动的继续方才的活计,动作还加快了几分。
只要付出一点,这些淳朴的工人们,就会回报百倍的赤诚。
她走出了院子,叫了个在们外玩耍的孩子,给了三文钱,叫他给陈四娘传个话,说今天下午在宅子里等她,叫她空了过来一趟。
看了眼铺子,旧衣收购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她就回了宅子,等陈四娘的同时顺便盘盘账。
宅子就陈萱一个,家里人大部分时候都在铺子里帮忙,只有陈家旺,因为要去学堂,被王春花扔给了张三娘,给了些银子。
她进了自己的屋子,拿出张白纸,用自己做的炭笔,在上面计算。
为什么她能够将冬衣的价格压得这样低,其一是从芙蓉阁收购质地优良的旧衣,这些旧衣中是没有立马就能穿的冬衣的,有能穿的,富户也会去当铺换钱了,她能收到的主要是一些破烂得不能穿的冬衣,以及还算不错的单衣、甲衣。
其二就是从百姓处收购的旧衣了,质地当然没有芙蓉阁优良,不过,能来她这儿买二手衣的,自然不会讲究这些。
芙蓉阁的旧衣,她让莫师傅亲自把关,质量最好的那一部分,进行翻新处理,以原价的一半进行销售,有那需要买好衣裳充场面的人,就会买这种衣裳。
卖价是原价的一半,成本只是是原价的一成,是完全的暴利,眉州城的经济还算不错,富足的人家不少,她收得也多,光是这部分,她就赚了一百两。
剩下的衣裳多半是有无法原样修补的,这些,她就拿来充当冬衣最外层的布料用,有破损的,补上就是。
从穷苦百姓处收的衣裳就用来做冬衣的内部填充,加上一定比例的芦花、柳絮,通过莫师傅和徒弟们的缝补、裁剪,就成为一件崭新的“二手衣”了。
能想出这个法子,多亏了陈萱十几年的贫苦生活。
在这个时代,穷苦人家的冬衣,并非后世常见的棉袄。棉袄中塞得是棉花,在眉州,棉花还未普及,价格高昂,不是平民百姓消费得起的,百姓们的冬衣多是芦花、柳絮、破布絮填充的。
陈萱自己也没有棉袄,只有一件芦花填的冬衣罢了。
她的成本就因此大大降低了,穷困人家的旧衣,大多烂得不成样子就会丢掉,她收购这些价格极其低廉,这部分,让她赚了五十两银子。
也就是说,陈萱手里已经有一百五十两,本钱已经赚回来了。
只是,这一百五十两还没捂热,就又要散出去了,芙蓉阁的衣裳还要继续付货款,伙计的工钱涨了,店里自己的收购也一直在进行,除此之外,还要扩大经营。
陈萱的二手衣买卖,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有心人只要留心,就能知道她的运作原理,这样的利益,不会没有人眼红,很快就会出现同样的铺子,她必须先抢占市场份额。
第一件事,就是要和芙蓉阁这类铺子谈合作,让竞争者就算有心,也苦于没有材料,第二件事,就是增加人手,开分店,迅速积累客户体量,让客人在竞争者还没出现的时候就成为你的老客户。
这些,都要钱!
她蹙起了眉头,现代的陈萱从没有被投资困扰过,有华光集团做后盾,什么资金没有呢,对于拉投资,可以说完全没有经验。
她又实在不想稳扎稳打慢慢积累资金,这类生意就是要快,等你慢慢发展,再想开分店,市场已经没有你的位置了。
最终,她下定决心,看向知州府的方向。
对不起了,夏小姐,还没让你赚钱,就得让你先出点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