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7章 草原(第1页)

早在形势对张仁愿不太好的时候,身在西受降城的杨我支(默啜之子)就派人去草原上报信了;后来三城之外的大部分地区投降,情势已变得十分明朗,那时候张仁愿仍然没有向杨我支表明要引突厥兵救急的意思。

杨我支情知事不可为,便离开了西城回草原汗帐去了。

突厥汗国的主要中心在黑沙(南庭),但去年秋冬以来唐突关系变化莫测,草原上又极度缺粮,默啜已把汗帐迁到了靠近阴山的地区,主力人马南调,方便和唐朝通信及抓住机会南下。

三月中旬的草原上已经绿意葱葱,绿草就是突厥人的希望。

虽然去年冬天冻死饿毙了许多牛羊畜牲,但春天到来了总是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现在草原上绿油油的好看,不过那些新发的草并不是最好的,最好的草得秋季等植物都结籽了才是最有营养的,那时候的马匹牛羊都能养个膘肥。

杨我支骑马在辽阔的草原上行进,很快就发现自己这身汉服很不合时宜,还是要突厥人的衣服才便于活动驰骋。

于是他便换了突厥服装,以缯絮穿在里面(突厥人和唐朝换的纺织物),外头穿左衽毛皮,头上戴兜鍪后便稍稍遮住了有异于普通人的头发发式。

他好不容易留起来的汉人发髻是不会轻易剃掉的,而且大家也很理解,并不会有什么看法……

因为杨我支就是精通那一套便于与汉人打交道的人,好为突厥争取利益。

他简直就是一个唐朝通,对唐朝的典章制度、民俗风气、文化衣食等等都有比较深入的学习了解,甚至写得一手不错的毛笔字。

专门负责对唐朝国策的研究和外交,突厥人需要这样一个能人。

而且杨我支作为可汗的亲儿子,比那些投靠突厥汗帐做顾问的汉人靠得住的多,那些投靠过来的汉人读书识字,但别想蒙到杨我支。

杨我支的人马过了阴山,很熟悉地在茫茫无际的大草原上找到了默啜可汗的汗帐。远远就看见父亲带着许多人马在营地外面等着他了。

他急忙加了几鞭快马跑了过去,来到默啜可汗面前就翻下马来,扑通一下跪倒在草地上伤心道:“父王,我在唐朝那边得到消息,同俄特勒兄弟已经……”

默啜的披肩乱发上已有许多白发,按理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儿是十分可怜的,不料他的神色压根就很淡定,上前扶起杨我支道:“早就给他说了那趟是虎口拔牙凶多吉少,他非要去能怪谁?而且他死在战场上也是死得其所,重兵死、耻病终!”

默啜拍着杨我支的肩膀。

杨我支道:“父王已得知三城的消息了吧,我走的时候张仁愿估计已无所时日了……唐朝的那薛氏晋王确有厉害之处,只带三万人北上,所到之处望风披靡,半个月不到就逼近三城。”

他不说这事儿还好,一说起就让默啜身上的人都一脸的愤慨。

有个人当着众人的面就骂出来:“汉人说好的布帛粮草连两成都没给足,现在可好整成了一张画饼!张仁愿不是说好与咱们联兵对付太平公主吗?终究还是信不过咱们!汉人狡诈,不能相信。”

一个人开腔,其他也跟着愤愤起来:“枉咱们死了一千多最精锐的兄弟,连同俄特勒王子也丢了命,到头来得了这么点好处,就这样算了吗?!”

默啜举起手里的陈旧权杖,众人便纷纷停止了对汉人的谴责,只有少数人还很小声地嘀咕两句。

默啜携住儿子杨我支的手回顾左右道:“进去再说。”

父子俩因此并肩向营地里走,杨我支显然深得可汗的喜爱,毕竟儿子有才能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但是各部落首领都知道,无论杨我支如何得宠也没法成为继承人。

虽然默啜死了一个儿子同俄特勒,但是他本就不怎么喜欢四肢发达不用脑子的那个儿子同俄特勒,他喜欢杨我支还有另一个儿子拓西。

而拓西才是各部落贵族和默啜可汗看好的继承人。

无论杨我支如何聪明有才,毕竟这家伙学的是汉人那套东西,作为辅佐的大臣可以,当可汗却不受待见。

突厥人和汉人终究不是一路,汉人有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并没说错,无论哪个种族都会倾向同宗同族的同胞吧,人类之常情耳。

热门小说推荐
快穿之我在年代文里抱大腿

快穿之我在年代文里抱大腿

生活作风太过奢靡,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有苦就躲,有福就享,因为生性太过喜爱享受,余袅袅被看她不顺眼的主神贬到专门往年代文里做任务的部门。让她去那个什么都贫瘠的年代里可着劲儿地吃苦受罪,但是!想让她受罪?她偏不!没有条件享福,就创造条件享福!抢走女主的大腿,吃香的喝辣的,考大学开小店,干什么成什么!1八零年代真假千金娇气美人袅袅VS清冷禁欲哥哥2开局两个娃被迫当奶妈娇软美人姑姑VS黑市糙汉大佬3七零年代下乡女知青娇气城里女知青VS骨健筋强乡下泥腿子4年...

万界大债主

万界大债主

每天五更,稳定更新!沈万三,借你的聚宝盆能还了吧?这都拖了几百年了,你赶紧还!悟空啊,金箍棒该还了吧?你想赖账啊!太白老头,炼丹炉还没用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