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公孙度,字升济。
辽东襄平人。
公孙度少年时随他的父亲为避祸迁到玄菟郡,做了一个小官。
东汉建宁元年,朝廷下诏推举有道之人到京师为官。
第二年,19岁的公孙度被举荐任尚书郎。
在皇帝身边处理政务。
几年后,他便升为冀州刺史,刺史为监察官。
当时的汉朝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
刺史负责考察当地治理状况,考核干部任用情况,监督司法案件等。
因此,郡守等地方官员对刺史都极为忌惮。
正当公孙度春风得意之时,他却因为谣言被罢免。
直到汉灵帝中平年间,董卓当权,襄平人徐荣在董卓手下为官,举荐同乡公孙度做了辽东郡太守。
公孙度成为辽东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踌躇满志地回到了家乡襄平城。
按理来说。
以公孙度现在的水平,肯定不可能这么飘了,想要染指中原。
但事情也没有绝对性。
尤其是李飞穿越过来,引发了很多蝴蝶效应。
就比如这个辽东。
按照原来的情况。
公孙度是绝对没有这样的胆量,更没有这样的气魄。
可要怪就怪李飞的蝴蝶效应。
整个辽东。
不仅仅只有辽东郡辽西这些地方。
其实在这之外。
还有这三个国家。
也就是新罗百济高句丽。
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时间。
现在的公孙度还在跟高苟利打生打死。
自然不可能染指中原。
可惜,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
原本要在他的儿子公孙康的手中才解决的高苟利。
居然挂在了他的手上。
直接一路平推,打到了高句丽的老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