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安妮淡淡的说道,“当窑姐儿不是我自愿的,可我在窑子里待过了,哪怕从了良,嫁给了七爷,那些人还是瞧不起我。”
这些人中还包括白家的下人。
别看他们面儿上对“杨九红”很恭敬,但骨子里都瞧不起她。
就像李香秀,张嘴闭嘴就是“窑姐儿”,还觉得自己当丫鬟也比窑姐儿高贵。
那时,杨九红已经在白家大门里待了二十几年,可依然无法获得下人们发自内心的尊敬。
安妮还仔细研究过,发现杨九红的悲剧,固然有人为的原因,但是说到底,还是整个社会对她窑姐儿身份的歧视。
比如白佳莉,她小时候确实不知道自己的亲妈是谁,也不懂那些道理。
可长大后呢。
她就真的不知道?真的不明白这些道理?
她都知道,也都明白,尤其是同样经历了被抢走女儿、女儿被教得不认自己,她还是不想认杨九红。
说到底,还是因为她觉得有杨九红这个亲妈让她丢人。
这,当然是不对的,狗不嫌母丑嘛。
但也不能过分指责白佳莉,因为她小的时候没人教,偶尔听到了有关母亲的话题,也是各种鄙夷、轻视,连带着她自己也跟着自卑。
白佳莉不认杨九红,杨九红自然非常痛苦。
其实,对于白佳莉来说,这件事本身带给她的也是痛苦。
说到底,白佳莉跟二老太太一样,排斥的不是杨九红这个人,而是她的身份。
因为整个社会都是这种态度,她们只是顺从了大的趋势。
所以,就算当初白佳莉没有被二老太太抱走,而是养在杨九红身边,身处这样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白佳莉的内心也会充满矛盾。
一方面,出于为人子女的本能,以及亲妈的教导,她肯定会敬爱自己的母亲,甚至还会觉得母亲当年实在可怜,会心疼她。
另一方面呢,走到外面,跟人交际的时候,难免会碰到“知根知底儿”的人家,看到人家凑到别人耳边嘀咕,即便人家没有讨论白佳莉,白佳莉也会下意识的觉得她们在嘲笑她这个窑姐儿生、窑姐儿养的白家千金。
那种痛苦,将会比白佳莉不认亲妈而承受的痛苦更加的不堪与沉重。
当然了,如果白佳莉的内心足够强大,不去理睬众人的议论和眼光,她照样能过得精彩。
跟杨九红这个亲妈也会母女情深。
但,事实上,白佳莉就是个普通的女孩儿,会自卑,也会格外在意别人的看法,继而让自己越来越痛苦。
……只要一天不改变“杨九红”因为身份而招来的偏见,她跟女儿的关系就一天没有和缓的可能。
可想要改变整个社会的固有偏见,又是何等的困难?
“九红,你、你也别想那么多。其实,只要跟你相处久了,大家就都知道,你是个很好的人。能干又善良!”
白玉芬急着劝慰安妮,反倒把安妮经常出入洋人教堂、似乎有些不合规矩的事儿丢到了一边。
“不会的,不管我多能干、对人多好,他们当时可能会谢我,可等事情过去之后,他们该怎么瞧不上我,还是会瞧不上我。”
安妮失落的摇了摇头。
这倒也不是她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别人,而是事实。
...
...
赵锦儿是十里闻名的扫把星,被卖给一个快要病死的痨病鬼冲喜,抱着公鸡拜的堂。大家都以为这两口子到一起要完,不想过门后老秦家却好运连连,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进山挖野菜捡到狐狸路边买头老羊,老羊肚里带着四只羊崽就连被采花贼掳走都能带辆驴车逃回家而眉目俊朗的痨病相公也恢复健康,成了摄政王?邻国公主要来和亲,相公大手一挥,家有娇妻,这辈子不娶妾!...
...
...